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根据《关于实施“千校万岗·筑梦基层”行动计划的通知》文件精神,集中精力打好2022届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攻坚战,进一步做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工作,特制定工作指引如下。 工作目标 在全省范围内召开不少于10场基层就业宣讲会和10场招聘双选会,100场职业技能培训和座谈会,依托“福建省扬帆计划”小程序提供不少于10000个基层见习岗位、10000个基层就业岗位,最终推动不少于2000名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现基层就业。 工作时间 2022年7月—12月 工作对象 福建省2022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及3年内未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 工作内容 各设区市团委、各县(市、区)团委要主动联系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切实掌握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信息,形成实名数据库,动态更新帮扶就业情况。重点组织开展“六个一”活动,为有就业意愿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提供针对性服务,确保工作不断档、服务不断线。 1.组建一支服务团。团省委将从各设区市团委、高校团委中积极发现、选拔、培养一批政治坚定、善于面向大学生传播正确就业观念的优秀青年讲师,同时邀请优质企业人力资源领域资深专家,组建一支就业服务团,常态化深入基层、走进青年大学生,围绕求职能力提升、面试经验指导等,开展面对面、互动性的宣讲交流,注重解疑释惑,回应青年关切,持续做好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 2.办好一场宣讲。各设区市团委要深入挖掘一批服务重大战略、投身生产一线、主动创业创新、扎根城乡基层的高校毕业生典型,推出系列宣传报道,组织开展不少于1场“筑梦基层 精彩人生”事迹报告宣讲活动,全方位展示新时代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精神风貌。通过典型示范和朋辈引领,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职业观、成才观。 3.开好一场座谈会。各县级团委要通过举办不少于1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座谈会、技能培训活动,充分了解学生求职情况、存在困难,结合他们的家庭情况、个人求职意向与专业方向前景等提出合理、个性化指导意见。同时,广泛宣传家乡发展现状、发展机遇和人才政策等,让高校毕业生掌握就业相关政策,转变就业观念,引导和鼓励毕业生从实际出发选择职业和工作岗位,多渠道就业。 4.做好一次调研。各设区市团委要针对新时代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以“深入基层、走进青年,摸清需求、掌握实情”为原则,采取集中座谈、个别访谈、问卷调查等形式,与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面对面沟通、心贴心交流,真正掌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诉求、求职过程中的难点,认真听取意见建议,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上报至团省委学校部。 5.实现一次对接。市、县两级团委在掌握毕业生实际就业意向的基础上,要继续通过线下、线上“双渠道”为企业和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搭建好双选平台,各市级团委要举办不少于1场专场招聘会,进一步助力待就业大学生签订就业协议。市、县两级团委要组织本地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走进不少于2家省内优质企业,通过实地参观、招聘宣介、座谈交流、职场体验等形式多样的求职就业活动,扎实推动不少于2000名未就业毕业生实现就业。 6.发布一批就业见习岗位。市、县两级团委要充分整合各方资源,积极动员辖区内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大型民营企业、银行保险机构等用人单位,依托“福建省扬帆计划”小程序平台发布不少于10000个优质基层见习岗位和10000个基层就业岗位,注重引导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主动关注、积极报名。 工作步骤 (一)摸清需求阶段(2022年7-8月) 市、县两级团委要以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提供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数据信息为基础,主动联系学生,摸清其就业失业状态、学历专业、求职意向、服务需求等信息。积极对接“大学生就业服务团”,举办“筑梦基层 精彩人生”典型宣讲活动。联系社会各类专业培训机构或资深专家为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提供免费职业技能培训。 (二)人岗匹配阶段(2022年9-12月中旬) 1.联系企业。要充分整合各方资源,通过企业数据库、青企协、青商会等渠道,积极动员优质企业参与“千校万岗·筑梦基层”行动计划。 2.发布岗位。要严格把关企业质量,主动联系对接企业,在“福建省扬帆计划”小程序上发布一批优质见习、就业岗位。 3.推送岗位。要通过短信、电子邮件等方式,积极动员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通过“福建共青团”微信公众号——“云上青春”——“扬帆计划”(或者通过“福建省扬帆计划”小程序)进行注册并选择见习、就业岗位。 4.走进企业。主动联系优质企业,组织本地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走访优质企业,期间可开展交流座谈会、招聘宣介会、岗位体验、交流团建及求职面试等活动。要安排专人负责,主动对接企业和学生,结合疫情防控做好行程安排和安全预案。要适时开展跟踪服务,了解学生就业倾向,积极促进企业与学生签约,将就业工作落到实处。 5.举办专场招聘会。要结合疫情防控要求,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多渠道整合社会资源,举办专场招聘会,积极搭建求职招聘信息对接平台,实现人岗精准匹配。 (三)总结宣传阶段(2022年12月底) 要做好活动的总结宣传工作,并将此次“千校万岗·筑梦基层”活动促进未就业学生就业签约情况表(附件1)于2022年12月26日前反馈至团省委学校部。 工作要求 1.提高政治站位。“千校万岗·筑梦基层”行动计划是福建共青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的一项重要举措,各级团组织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树立大局意识,将其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抓好、抓实、抓出成效。 2.有序有力推进。市、县两级团委要将活动开展作为落实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行动的重要抓手,严格属地责任,细化实施方案,明确工作措施、时间安排和保障机制。要强化跟踪问效,及时汇总报送工作进展、典型经验、意见建议,并做好活动总结工作。 3.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发挥团属新媒体宣传矩阵优势,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扩大活动知晓度和参与度。要多渠道展现当地优势,宣传政策优惠,推介本地优质企业,广泛宣传当地就业创业工作典型,形成浓厚就业氛围,引导高校毕业生树立健康、积极、理性的就业心态。 “千校万岗·筑梦基层”活动促进未就业学生就业签约情况表.docx 扫描上方二维码或点击链接,即可获取“千校万岗·筑梦基层”活动促进未就业学生就业签约情况表。 联系人:邱超超、廖洪良 联系电话:0591-87531410、0591-87667351 电子邮箱:2354000013@qq.com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根据《关于实施“千校万岗·筑梦基层”行动计划的通知》文件精神,集中精力打好2022届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攻坚战,进一步做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工作,特制定工作指引如下。
工作目标
在全省范围内召开不少于10场基层就业宣讲会和10场招聘双选会,100场职业技能培训和座谈会,依托“福建省扬帆计划”小程序提供不少于10000个基层见习岗位、10000个基层就业岗位,最终推动不少于2000名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现基层就业。
工作时间
2022年7月—12月
工作对象
福建省2022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及3年内未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
工作内容
各设区市团委、各县(市、区)团委要主动联系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切实掌握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信息,形成实名数据库,动态更新帮扶就业情况。重点组织开展“六个一”活动,为有就业意愿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提供针对性服务,确保工作不断档、服务不断线。
1.组建一支服务团。团省委将从各设区市团委、高校团委中积极发现、选拔、培养一批政治坚定、善于面向大学生传播正确就业观念的优秀青年讲师,同时邀请优质企业人力资源领域资深专家,组建一支就业服务团,常态化深入基层、走进青年大学生,围绕求职能力提升、面试经验指导等,开展面对面、互动性的宣讲交流,注重解疑释惑,回应青年关切,持续做好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
2.办好一场宣讲。各设区市团委要深入挖掘一批服务重大战略、投身生产一线、主动创业创新、扎根城乡基层的高校毕业生典型,推出系列宣传报道,组织开展不少于1场“筑梦基层 精彩人生”事迹报告宣讲活动,全方位展示新时代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精神风貌。通过典型示范和朋辈引领,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职业观、成才观。
3.开好一场座谈会。各县级团委要通过举办不少于1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座谈会、技能培训活动,充分了解学生求职情况、存在困难,结合他们的家庭情况、个人求职意向与专业方向前景等提出合理、个性化指导意见。同时,广泛宣传家乡发展现状、发展机遇和人才政策等,让高校毕业生掌握就业相关政策,转变就业观念,引导和鼓励毕业生从实际出发选择职业和工作岗位,多渠道就业。
4.做好一次调研。各设区市团委要针对新时代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以“深入基层、走进青年,摸清需求、掌握实情”为原则,采取集中座谈、个别访谈、问卷调查等形式,与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面对面沟通、心贴心交流,真正掌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诉求、求职过程中的难点,认真听取意见建议,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上报至团省委学校部。
5.实现一次对接。市、县两级团委在掌握毕业生实际就业意向的基础上,要继续通过线下、线上“双渠道”为企业和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搭建好双选平台,各市级团委要举办不少于1场专场招聘会,进一步助力待就业大学生签订就业协议。市、县两级团委要组织本地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走进不少于2家省内优质企业,通过实地参观、招聘宣介、座谈交流、职场体验等形式多样的求职就业活动,扎实推动不少于2000名未就业毕业生实现就业。
6.发布一批就业见习岗位。市、县两级团委要充分整合各方资源,积极动员辖区内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大型民营企业、银行保险机构等用人单位,依托“福建省扬帆计划”小程序平台发布不少于10000个优质基层见习岗位和10000个基层就业岗位,注重引导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主动关注、积极报名。
工作步骤
(一)摸清需求阶段(2022年7-8月)
市、县两级团委要以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提供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数据信息为基础,主动联系学生,摸清其就业失业状态、学历专业、求职意向、服务需求等信息。积极对接“大学生就业服务团”,举办“筑梦基层 精彩人生”典型宣讲活动。联系社会各类专业培训机构或资深专家为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提供免费职业技能培训。
(二)人岗匹配阶段(2022年9-12月中旬)
1.联系企业。要充分整合各方资源,通过企业数据库、青企协、青商会等渠道,积极动员优质企业参与“千校万岗·筑梦基层”行动计划。
2.发布岗位。要严格把关企业质量,主动联系对接企业,在“福建省扬帆计划”小程序上发布一批优质见习、就业岗位。
3.推送岗位。要通过短信、电子邮件等方式,积极动员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通过“福建共青团”微信公众号——“云上青春”——“扬帆计划”(或者通过“福建省扬帆计划”小程序)进行注册并选择见习、就业岗位。
4.走进企业。主动联系优质企业,组织本地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走访优质企业,期间可开展交流座谈会、招聘宣介会、岗位体验、交流团建及求职面试等活动。要安排专人负责,主动对接企业和学生,结合疫情防控做好行程安排和安全预案。要适时开展跟踪服务,了解学生就业倾向,积极促进企业与学生签约,将就业工作落到实处。
5.举办专场招聘会。要结合疫情防控要求,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多渠道整合社会资源,举办专场招聘会,积极搭建求职招聘信息对接平台,实现人岗精准匹配。
(三)总结宣传阶段(2022年12月底)
要做好活动的总结宣传工作,并将此次“千校万岗·筑梦基层”活动促进未就业学生就业签约情况表(附件1)于2022年12月26日前反馈至团省委学校部。
工作要求
1.提高政治站位。“千校万岗·筑梦基层”行动计划是福建共青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的一项重要举措,各级团组织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树立大局意识,将其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抓好、抓实、抓出成效。
2.有序有力推进。市、县两级团委要将活动开展作为落实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行动的重要抓手,严格属地责任,细化实施方案,明确工作措施、时间安排和保障机制。要强化跟踪问效,及时汇总报送工作进展、典型经验、意见建议,并做好活动总结工作。
3.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发挥团属新媒体宣传矩阵优势,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扩大活动知晓度和参与度。要多渠道展现当地优势,宣传政策优惠,推介本地优质企业,广泛宣传当地就业创业工作典型,形成浓厚就业氛围,引导高校毕业生树立健康、积极、理性的就业心态。
“千校万岗·筑梦基层”活动促进未就业学生就业签约情况表.docx
扫描上方二维码或点击链接,即可获取“千校万岗·筑梦基层”活动促进未就业学生就业签约情况表。
联系人:邱超超、廖洪良
联系电话:0591-87531410、0591-87667351
电子邮箱:2354000013@qq.com